也许这样说并不妥当,毕竟我是从高一时,哈一电影上映那年才开始看哈利波特的,把前四本借来看了一遍,看完之后当即去书店买来,又看了一遍。从高一到大四,应该不算是小孩子了,但我要说的不是年龄上的童年,而是那段我们拥有天真的幻想,愿意相信奇迹的岁月。
我承认我订购太晚,从北京回家太迟,英文阅读太慢,以至于到现在才读完第7本。让我们来说点什么吧,不管是剧情,还是感想。
还记得自从一口气看完两遍前四本,我就彻底迷上了这个故事,从哈利身上估计不少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我说的不是父母双亡的悲惨遭遇,而是成长中的少年所特有的不安、躁动,更确切地说可以算是暴躁和一点点自私,还有勇敢、无视规则,积极进取,不畏强权,他的一举一动都像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他的每一个想法、每一次怒火都那么让我们感觉如心灵相通——这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的成长历程。
是的,罗琳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一个幻想世界的创造——这一点上绝大多数玄幻作家比她高明得多——这也是很多此类作家不服气她的成功的原因。其实她的伟大在于对少年们心理历程的描写,那样真实,那样令人信服,这一切的人和事都那么可信,以至于整个魔法世界的存在都是不可置疑的事情了。
看完第七本,我的感觉与很多人提到的类似——失落,因为感觉失去了一个伴我们长大的童年挚友。但我的失落还来自于,不管是这个结局,还是结局的方式,都让我对这样一个令我魂牵梦绕的故事,有些失望。我当然不指望她在读者年龄层如此广泛的作品中来个大悲剧结尾——例如写到Harry看完Snape的记忆,意识到Dumbledore的计划之后,万念俱灰,从容赴死,然后被Voldemort干净利落地杀掉,就此停笔——要我写就这样结束,但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即使要一个大团圆结局,也不必通过如此潦草的办法来结尾。
很多的谜团都只是用Dumbledore的模棱两可的话来回答;很多BUG最后也没有修补上。最后的故事可以说一切都在预料之中,Dumbledore对Harry的利用,Snape的双面谍,Harry的死而复生,可以说完全是全世界爱好者们早就猜过了的;拯救Hogwarts的战役,这可是我梦想过无数次的,当战役打响之前,我就被那准备的场面彻底地感动了——虽然真正的战役场面描写得太草率;Harry和Ginny,Ron和Hermione,也早在预料之中,也是大家所期望的。
相反,很多大家猜测过的,甚至已经被认为是准官方说法的东西,没了下文。Neville与Harry的身世纠葛——到底谁是The One,居然这个问题只字未提——我并不认为在上一本里这个问题解释得很好;James的身世——只说出了是The Third brother的后代,还是没有关于整个家族情况的说明。如果说这一切都仅仅是BUG或者不完美,我更不能接受的就是Ginny从头到尾没有与Harry并肩战斗——Ron离开时我就以为她会跟着一起回来,最后战役时我以为她会救下Harry或者反之,或者在Harry走向死亡的时候会给他不一样的信念——但居然作为主角的女朋友就这样给丢在一边了,让最后他们的爱情显得不那么自然,这样一个出生入死的主角,身边的哈利女郎居然不是和自己并肩战斗的伟大战友,这太说不过去了。如果要说最不可接受的,就是Harry莫名其妙、毫无英雄气概地,被抬回Hogwarts,还躺在地上看着自己的战友被Voldemort威胁、羞辱,然后居然趁乱蒙上Invisibility Cloak,在一个描写少年成长的7部曲的最后一战的最后时刻,这实在是太丢脸的事情了。
综合来看,罗琳缺少的不是“讲故事”的能力,而是对悬疑的解释能力——那些本以为有多么深层含义的伏笔,到最后原来就是表面看起来那个样子——包括Lupin在开头的表现,我还以为他是叛徒呢。最后的解释弃用了很多本已埋好的伏笔,简直就像把读者心里所理解的那个答案简单地说出来,没有什么峰回路转,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罗琳还缺少控制大场面的能力,如此激动人心的战争场面被描写得像小学生打雪仗——看不出惨烈和宏伟,最后Harry和Voldemort的对决更是罗嗦了一大堆之后一击毙命,落入了俗套。
我是真的不愿意自己如此喜爱的作品在最后一部才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儿童文学的。但我不得不承认,罗琳对整个故事的构建,让我们的童年——那个愿意相信奇迹的年纪——充满了魔法般的色彩。我真的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那些不可解释的事情存在——就像书里它们存在那样理所当然。
如同很多人说过的那样,我不愿意去读完它,但又废寝忘食地读完了它。我不愿意看到这个陪伴我们成长的故事的终结,但一切就像我们不得不长大那样,我们不得不说,再见。